咨询热线:400-966-5288

凯发k8登录网址:什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作者:凯发k8登录网址 浏览次数: 日期:2025-10-13 07:52:55

凯发k8网址:

  四川都江堰龙池镇距震中汶川映秀镇3.6公里,是此次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时间就是生命,大地震发生后,正在这里施工的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职工自发组成抢险救援队,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将7名重伤员及时送到成都,为抢救他们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尹登明/摄影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尽管黄金72小时早已过去,但仍然有许多顽强的生命坚持着等待施救。

  李青松在废墟下被埋104小时后被成功救出;卞刚芬被埋124小时后被成功救出;吴建平被埋130个小时后被成功救出;沈培云被埋146个小时后被成功解救;一位年过八旬且已被砸断腿依然顽强活着的老人被埋160小时后被救出;李明翠被埋164小时后被救出,虽然她身上已多处骨折,感染严重,但神智清楚;马元江的获救是在地震179个小时之后;赖正平、肖永军、黄伯明、陈运新则是在被埋196个小时后被救出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地震发生第一天,瓦砾下的幸存者生存率为74%,第二天为26%,第三天为20%,第四天仅为6%。以此定出地震后的72个小时为救援(学)界公认的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

  “72小时黄金救援期只是一个概论,特别指在没水的情况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澍寰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事实上,被埋压人员的存活时间与诸多因素相关。”

  王澍寰分析了一系列客观因素。首先,环境条件很重要。同等条件下,如果有空气、有水,存活时间能长一些。比如,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医院的药剂科,房子塌了,被压人员周围有水,所以存活时间较长;如果被埋压了,可以活动,又没有受伤,存活时间也能长一些。

  其次,与被埋压人员的体质有很大关系。人的体质好,就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存活较长时间。至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幸运地存活下来,那是极个别的,老人体质肯定不如年轻人,在恶劣条件下的存活率要比年轻人低。

  再次,正确及时的抢救也很必要。往往有人从废墟中被成功解救后,却突然死去。夺去这些顽强生命的“震后幸存者杀手”是挤压综合症,它会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因此,在移开重物前就要为伤者滴注生理盐水,让伤者进行相对有效代谢,把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排出后再移开重物。在肢体解除受压后,应立即在其上方扎上止血带,直到完成后续的治疗;对一些病情严重的伤员,则需要当机立断截去病肢。

  生命奇迹的创造,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还在于幸存者的心理承担接受的能力发挥到了最佳,生命的坚持是内因。在重重积压、一片黑暗的废墟下,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烈的求生渴望是难以为继的。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吕秋云参加过许多灾后心理创伤救助工作,她指出,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心态是很重要的。心态积极的人就会想“我会得救的,我会活下去的”,而且会比较冷静地想办法活下去;心态消极的人就容易放弃,一旦放弃就没有动力支撑下去,也不会积极想办法活下去。“人和人不一样,跟人本身的素质还有生活态度都有关系。灾难发生后,在基本存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的心态要比消极的心态存活的几率高。”

  当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老人卢桂兰在废墟下埋了13天,被埋期间她暗暗唱歌,唱“下定决心”、唱“东方红”,她说“我一想到死,就觉得会来救我”。

  除了受害者自己,救援人员也可以给予被困者强大的精神支撑。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一位男青年依靠喋喋不休的话语和求婚“咱们结婚吧,你是喜欢中式婚礼,还是西式的啊?西式的婚纱很漂亮”让自己的女友贺晨曦挺过102个小时后获救。

  吕秋云说,救援人员首先要站在被困者的角度,让他了解事情的全部事实,同时让他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说出来,肯定他的感受,说“你别害怕,不要哭”这不对。可以说“你害怕是正常的,但是也可以不害怕”遇到灾难,感到痛苦、恐惧是正常的,要让他表达情感。然后积极地引导,让受害者看到希望,能够积极地应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对灾区人民的关注会慢慢地减少,可是灾难的影响是长期的,救援工作不能就此结束。吕秋云认为,要帮助幸存者从悲哀中解脱出来,适应灾后新的环境,以积极的心态建设新家园。

  灾后重建工作中将面临很多困难,家人离散、缺水缺电、卫生防疫等,吕秋云说:“这些都可以积极应对,情绪上慢慢地平静下来,行动上积极地处理问题。”

  首先,发火、冲动都是消极的情绪,可以用各种方式缓解自己的情绪,如找人诉说等。其次,明白自己到底遇到了啥状况,能改变的尽量改变,例如房屋倒塌了可以重建;不能改变的就接受,例如亲人去世,就要从悲伤中慢慢走出来。同时要积极评价,灾难本身是坏事,但是通过灾后重建可能更成熟。最后,遇上问题用实际行动积极地解决,例如现在灾区人民慢慢的开始收麦子、插秧等自救。

  事实上,灾难性事件后所有的人都会有反应,包括幸存者、救援者、大众。其中70%~80%的人会自愈,还有20%~30%的人会发展成心理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唐山大地震过去32年了,由于当时没有心理干预,有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病人还是有很严重的症状。

  吕秋云指出:“如果积极地、及早地治疗是能恢复的,但是如果治疗不到位的话,就会延续很多年。所以我们这次尽早地对灾区的伤员和儿童开展一些危机心理干预,帮他们更健康地生活下去。”

免费电话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