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饲料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30 18:47:03  来源:开云体育app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42亩(约为28,000.14㎡),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5,760.20㎡,内容有厂房生产线、辅助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及供电、排水等公用设施。

  项目总投资11,020.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合计为9,682.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86%;建设期利息33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6%;流动资金1,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07%。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11,020.35万元人民币,资产金额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资金3,520.35万元,占比项目总投资为31.94%,申请银行贷款7,500.00万元(贷款利率按4.5%预估),占比项目总投资为68.06%。

  项目目标之一是通过项目实施,以满足一直增长的市场需求,确保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供应稳定,减少因饲料短缺对养殖生产带来的影响。同时项目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通过使用先进的饲料配方和严格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研发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生产出营养均衡、安全环保的水产饲料,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养殖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水产饲料是指在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提供营养,供其生长所需的饵料。水产饲料分类方式多样,按照营养成分,主要可大致分为预混料、浓缩料、配合饲料、混合饲料,按照饲料形状,可分为粉状、软颗粒、硬颗粒、膨化、微型颗粒等,其中膨化饲料行业壁垒明显高于别的类型,目前大多数都用在鲈鱼、蹶鱼、乌鳢、黄颖鱼等中高档鱼和其他海水鱼,粉状饲料大多数都用在鱼苗、小鱼种以及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软颗粒饲料大多数都用在草食性、肉食性或偏肉食的杂食性鱼,是最常用的饲料类型,硬颗粒饲料大多数都用在鲑、鳟、鲤、鲍、草鱼、青鱼、团头鲂、罗非鱼等,微型颗粒饲料大多数都用在孵化的鱼苗、虾蟹类和贝类等。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1980年及以前我国的渔业主要以传统的捕捞为主,水产饲料行业尚未起步。随着时下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渔业资源的慢慢地减少,水产养殖慢慢的变成为主流,但早期养殖也主要天然饲料为主,随着饲料整体有关政策转变,整体饲料行业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水产饲料也开始萌芽发展,进入放量阶段带动水产养殖规模快速扩张。21世纪以来,我国水产饲料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养殖户观念逐步转变,叠加需求大量增长推动,水产饲料逐步普及同时产量迅速增加,2012年开始,国内整体水产饲料稳定在1900-2000万吨左右,市场供需渐趋稳步增长态势,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品牌化是行业发展基调。截至目前,我国水产饲料产品从最初的简单配方和手工生产,到现在的科学配方和自动化生产,水产饲料的技术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种类也从单一的鱼饲料扩展到了虾、蟹、贝类等多种水产品种。

  从水产饲料产业链来看,上游为种植业、粮油加工业、水产捕捞业,为水产饲料产业提供生产原料,包括小麦、豆粕、鱼粉等;中游主要为水产饲料的加工生产;下游为水产养殖业,为其提供养殖水产品饲料物质基础,并且根据饲喂对象不同,可以细分为普通水产饲料及特种水产饲料;连接着水产品加工、鲜活市场、餐饮行业,水产品作为居民重要的动物性蛋白摄入来源之一,终端消费场景最重要的包含餐饮、家庭及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水产品初加工、深加工预制菜,另外水产品在生物医药等终端也有部分应用。

  (1)加强科学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提升公司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科学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地研究新工艺、新技术,改善配方,提升产品质量,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员工素质培训,要求所有员工都能熟悉掌握工艺流程,能够熟练掌握设备性能,把握生产的基本工艺关键点,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防止浪费和安全事故。同时也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确保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人才及时供给。

  (4)本项目建设后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相应的社会效益,建议政府各职能部门和银信部门提供大力支持和服务,使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联系我们

地址:寿光市稻田镇政府驻地潍高路北
电话:0536-5860088
传真:0536-5860666
邮箱:fssl@cfcfeed.com

关注我们